集智献策擦亮“十里江湾” 凝聚共识打造水清岸绿

发布时间:2019-04-04 作者:芜湖新闻网—芜湖日报 浏览次数:39472

由南向北溯江而上,从澛港大桥到临江桥,再到游船码头,最后到弋矶山医院,这里构成了全长10.4公里、总面积8.12平方公里的“十里江湾”景观带。

然而,同样位于“十里江湾”,有的地方是高楼林立的亮化景观,有的却是陈旧的附属设施;一边是郁郁葱葱的绿色美景,一边却是欠丰富的植物生态群落。怎样广泛集聚智慧和力量,更好地擦亮这张“城市名片”,重现长江的水清岸绿,成为摆在全市政协系统和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。

等待被擦亮的“角落”

站在滨江公园极目远眺,箱子拐段昔日杂乱的坐滩船只、船舶交易点被全部拆除,沿江岸线草木葱茏、清新宜人,江堤内高楼林立,是“六宜”芜湖最精彩的缩影。

与之形成对比的是,公园内的部分基础设施由于近年来发生的洪涝灾害已经老旧,外江植物和亮化项目出现损坏,这些“角落”和“十里江湾”的整体环境不太协调,亟待改造升级。

家住滨江世茂的市民张林对此深有体会。“现在‘十里江湾’整体建设得非常漂亮,但是部分区域有些陈旧、杂乱,与长江沿岸的美景对比鲜明。”张林说,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补齐短板,加大对滨江公园的美化、绿化、亮化改造力度。

作为社情民意的重要采集者,部分市政协委员把改善长江沿岸生态环境、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等内容,纳入到今年的政协提案中。例如,市民建的集体提案《推进我市长江生态保护治理》就建议,要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芜湖段的岸线清理整治工作,保护长江岸线资源,保障长江航运和生态安全等。市政协常委陶松涛提出“依托长江岸线,打造美丽江城芜湖”的建议,要求重视对“江景”资源的保护利用,同时增强对长江岸线保护与建设的紧迫性的认识。许多市政协委员也纷纷表示,芜湖想要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(芜湖)经济带,坚持“四个转化”、实施沿江环境综合治理是必由之路。

一道考验共识的试题

在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(芜湖)经济带的大背景下,一场建设与改造势在必行。

“滨江生态修复,还需要建设一个大型绿地、一个具有自然江滩风貌的示范林地、一个展现芜湖长江文化的生态长廊。”这是滨江公园二期建设的规划要求。滨江公园的后续建设将进一步提升长江沿岸环境质量,对滨江部分区域的植物群落进行生态修复,并迁移位于外江的大型树木,对亮化工程进行改造升级。

在改造中凝聚各方共识,把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”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,也成为考验方方面面的一道试题。例如,为了高标准实施污染治理和岸线复绿,需要大力推动渔民退渔转产,拆除长江沿岸的部分房屋,安置相关居民等,这些工作都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。

“在这一过程中,就要发挥好政协集智献策、凝聚共识的作用。”市政协人资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我们一方面围绕芜湖生态文明建设、打造“十里江湾”景观带等课题,积极组织委员进行调研,委员们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、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。另一方面,通过“请你来政协、有事好商量”等平台,进一步凝聚人心、汇聚力量,为芜湖的“水清岸绿产业优”献睿智之策、谋务实之举。

更加水清岸绿的芜湖

阳春三月,滨江公园二期的建设现场机器轰鸣、人声鼎沸,一派热闹的景象。一车车钢筋水泥运抵江边,一段段观景平台呼之欲出,儿童乐园、绿化景观渐露雏形……随着工程的逐步推进,美丽的芜湖将更加水清岸绿。

“十里江湾”的华丽转身,不仅改变了长江岸线的旧景象,也奏响了芜湖积极拥抱长江、拥抱发展的新时代“长江之歌”。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,今后我市将紧紧围绕“水更清、岸更绿、天更蓝、产业优”总体目标,以“1515”三区建设为总抓手,突出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重点领域,着力打造生态建设区、生态严管区、发展先行区。

“我们要进一步发挥政协优势,增强履职实效,为服务芜湖发展大局献计出力。”市政协人资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在实施长江沿岸环境综合治理的过程中,我们将在履职为民、增添合力上作出新贡献,让芜湖的滨江风景线更加美丽,让“十里江湾”滨江景观带成为江城靓丽的“城市名片”。